首页 > 手机版 > 资料库 > 研究思考  > 正文内容

党纪条规教育体会文章选登--让“莫”的固态成为自律的常态

让“莫”的固态成为自律的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切实增强党性,切实遵守组织制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执行组织纪律的“四个切实”,是顶层吹响的“新号角”。省、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制定今年为“党纪党规教育年”,是落实“新号角”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法纪观念淡薄,自我管束意识不强,导致了党纪条规乏力、疲软的“猫笼关老虎”、“草绳套野马”现象,违纪违规行为一定程度上“树欲静而风不止”。党纪条规的遵循和维护必须建立在广大党员自觉的行为上,这种自律也来自于“莫”的律动,“莫”有易感、游离性,要将“莫”固在规格框架中成为自律的常态。借此笔者谈些体会。

一次莫错看。一次只有单次的变化和出现,任何事物离不开第一次,一次有叠加效应,是成败的起点,切莫错看。一次学习。有的党员干部对学习很厌倦,特别是政治学习。但也许一次学习使终身难忘的,笔者深有感受,今年中心学习组组织的全区干部看观《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的影片,这次学习使我彻底弄清西方国家“普世价值”及如何将黑手深入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瓦解社会主义国家颠覆共产党的。这次看不起眼学习对于坚定党性观念在我思想和灵魂上是一次触及。一次教育,目前教育有两种不利倾向:一是有些党员干部很“傲气”,不愿接受教育,这种“傲气”迟早会欲胀为了藐视党纪条规的“霸气”,最终就会被党纪条规罢去其人生自由的;二是有些领导对部属教育很“和气”,那些看似“和气”领导迟早会变成对党纪条规的“随气”,最终会将自己“官弃”的。笔者参加一次岳阳监狱的现身说法,六位“落马”官员都忏悔到,“都是受教育不够”“领导教育不严”等等,现在落泪,何必当初呢,这都是错过了一次教育而悔恨终身教训。一次质问,是一次难得的他律。今年我区述廉大会上,一位遭质问的局长,因工作有过失被质问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考核名次靠后,他现在常告诫地说“工作不要有过失,否则党纪不会饶恕,社会群众不会饶恕”。一次质问亮出了一次黄牌警告,告诫已要进入“警戒水位”了,这就是一次不能忽视念的“紧箍咒”。一次破例,一次破例往往是由利欲熏心导致,由一次到数次,最终成恶果。我区一位98年主管一个工程建设的干部,因受贿触犯党纪被撤职处分,他说起“试法”的一次是承包基建头请他吃饭并打红包五百元,一次破例一破再破导致最后累计3800元的受贿,就这样身败名裂。

“小”莫轻视。抓小就是防微杜渐,抓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小”莫轻视,能酝酿成大错。小节莫失,为政者要得体小节决定大形象。前年报道了陕西某县处理安全事故的现象的某局长所带的一声手表引起网民的搜索;某领导在事故处理现场的不注意一笑被网民吵作为不严肃,幸灾乐祸;四川某县分管规划的副县长,当了三年的副县长,跑了八个国家的讲话当作网民炒作的话柄,这些不因小节而马前失蹄吗?小事莫浮,心浮于事都是轻视党纪条规的表现,今年七月份,我区营田镇的菱湖村原书记钟某某因有“远而够不着,小而犯不着”轻浮意识直至套取国家住房危改资金11万多元一事,导致被查处相关人员3人,还将该区长和岳阳市长请上了省电视台“问政席”,小事轰动全省全国,岂不是涓涓小溪成洪流吗?小寸莫过,寸小但能量大,从文字理解,“走寸”就是“过”。党纪条规的每一条款都是量度党员干部的行为的尺寸,寸毫不偏,水准分明,所以我们管好自己走的“脚”,不能“过”雷池,常言道:“过了”就是错。营田镇的菱湖村原书记钟某某不就是危房改造想捞点好处抽点小烟吗?结果被烟一寸一寸地熏黑掉了自己的漫长人生,也就是古训告诫的“寸有所长”。小两莫贪,两小能见重。“两”字,一则内有“双人”,体现“两人为公”;二则内有双“大”双“天”,体现重于“天”,“人、大、天”都在“两”内,所以“两”一针见血地告诫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要贪小私小利,不然的话,那贪的小两会一滴一滴地酿成毒药,毒害你的性命,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就是“小两拨千斤”。

“圈”莫乱作。关系网是维持、维护的人际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有的党员干部善用关系网,使人情大于法,肆意践踏党纪条规,造成关系的复杂化、庸俗化,败坏执政党的形象,这乱作关系圈,我们务必引起懂慎。作套的人情圈,利用请客送礼、金钱、美色利诱等贿赂方式编织的人情圈,更可能是箍脖子的套子。笔者长期听到群众议论,某些基层的或站所一般工作人员因人情关系谋取工作岗位的,仗着有靠山孤傲虎威,为人嚣张,甚至与法纪抗衡。这对他(她)的人情这些“靠山”,发出了危险的暗号,迟早会被其人情圈“套”死的。作幌的朋友圈,朋友是重要的社会关系,有益友和损友,但表现不明显。古人说得好“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此话的告诫我们交朋友要慎重,慎防朋友圈之幌,有的朋友打着“某领导朋友”的幌子,把不合法勾当的“马甲”披上合法“外衣”来干起违反党纪国法之勾当,又有多少“落马”之官,后知后觉,泪洒铁窗,悔恨终身。作饵的兴趣圈,社会上有不少人利用某些领导的爱好,放长线诱饵钩钓某些“肥鱼”的。《廉政中国》教育片录制的北京市大兴区原人大主任李某爱玩高尔夫球,被贪图利益的企业老板经常带去雍华的高尔夫球场玩球,最后由于兴趣代替原则,突破党纪底线,被诱饵的兴趣圈带进了牢房。作怪的视眼圈,是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视眼过筛”排挤不合心、不顺心下属或同事,使他们的共同利用,没有碍手脚的人。这样导致违法的一串一窝,安徽庐江原县委政法委书记卢某违纪一案,拔萝卜带出泥的带出了他“顺眼”圈内的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7人。

毛泽东同志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党的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纪律的保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悠久“求索”文化,熏陶一代代“不为世欲闲言乱耳,不为物欲诱惑分心”的文人墨客,今天,这种文化养分应是我们党员干部所汲收的政治养分。今年,屈原区把党纪条规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转作风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七个一”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把党纪条规教育融入了文化,不断注入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以政立身、以德修身、以纪正身、以文塑身营养元素,陶冶一代新求索文化“闻而贯通、慎而莫为”的“闻人莫客”,使党纪条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作者系屈原管理区纪委杨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