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当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遇到了多方面的阻力、障碍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难题和挫折。可以说,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新问题。一方面,一些干部消极应对改革的现象,“不干不出错、越干错越多”“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日益凸显,“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现象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也让群众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大胆改革、进行创新,在改革实践中的新思想、新做法,会冲击旧的发展模式、旧的思维方式,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甚至引起一些人的恐慌、质疑、愤恨。特别是一旦改革者在实践中出现失误,犯一些错误,就可能招致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因此,如何从制度机制上调动各级领导干部抓改革、促改革的积极性,争做改革的促进派,成为推动全面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宽容错误在很多时候甚至比鼓励创新还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区分开来”,标志着全党在宽容干部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方面形成共识。“三个区分开来”的提出有利于那些敢于作为、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克服党员干部害怕犯错“不作为”的倾向,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反思错误、不断创新的热情。因此,当前给党员干部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这样一种伟大的尝试,对于真正敢想敢干的人来说是一种公平,对于党和国家来说也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正确把握好和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领导下,加强指导,做好示范,发挥案例引领作用,既要避免不敢容不会容,又要防止突破党纪国法底线,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要认真细致开展调查核实,客观公正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尤其是在认定环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规定和法律法规为准绳,科学作出容错纠错认定结论。既要体现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又要体现对干部的从严要求,对政治立场有问题的一票否决、廉洁上有问题的绝不容忍。真正体现出支持改革者、鼓励实干者、保护探索者、帮助教育失误者、激励成功者、惩治腐败者、追究诬告者的明确态度,警醒投机取巧、偷奸耍滑者;用问责慵懒措施、惩不为乱为者。对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查处,防止混淆问题性质、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
总之,要用好“三个区分开来”这把标尺,既要旗帜鲜明地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又要坚持容错不容偏、容错不容贪、容错不容罪的原则,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根据不同情形区别对待、妥善处置,强化教育提醒,用好“四种形态”,真诚关心关爱,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解开干部思想扣子,让干部轻装上阵、积极工作。(平江县纪委监委 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