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我在这里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一起缅怀我们的好同事、好战友李一帆同志。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充满了思念、充满了敬佩、充满了依依不舍……感动于他勤学好思、崇尚真理的人生追求,思念他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敬业情怀,敬佩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党员风范,依依不舍他留给我们的永恒的人格魅力……
2008年12月28日,那是为李一帆同志送行的日子。“一笔神来廉政论坛倏折文苑玉树,帆扬风满反腐前线痛失战地黄花”。在李一帆的灵堂前,一幅悼念他的挽联,将他生命的光辉形象再次彰显。鲜花簇拥、哀乐齐鸣,亲朋好友们凝望着灵柩,眼里噙满了惜别的泪水,大家是多么舍不得他就这样地离开啊!可他还是走了,带着未竞的理想和追求,永远地离开了。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同事朋友,离开了他深深挂念的父母妻儿,离开了他热爱钟情的纪检监察事业;……他的离去,留给亲人们无尽的悲痛与怀念,也留给我们永久的敬意与惋惜。
李一帆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站在人堆里,你也很难发现他的存在。瘦小的个子,总是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黄色夹克,一口浓重的湘南口音,如果不和他同事共处,你很难感觉到他的魅力,而你一旦感觉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你就会懂得什么叫崇高,什么叫敬意,什么叫依依不舍。他正是用他那锲而不舍、鞠躬尽瘁的进取精神和工作态度,以他在反腐倡廉理论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下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李一帆同志是一个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好老师。他1960年出生在郴州永兴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中专毕业后,李一帆被分配到和老家同样偏僻的一个公社当财会辅导员。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年多。这三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养成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久,他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在当地得到了上下一致的公认,县里好些单位都争着要他。在那以后,他先后被调到县审计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办等单位工作。尽管工作单位变动频繁,但他坚持自学,利用各种机会收集资料,刻苦攻读经济理论,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去。1985年全国工资改革方案出台,他对这个方案有不同看法,马上写出了一篇题为《谈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文章,文章深刻地指出了新方案仍然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文章得到了中国社科院的赏识,称赞文章“有理论深度,有可操作性”,将它发表在《工业经济管理从刊》1987年第4期。这对李一帆是极大的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他笔耕不辍的一生。1992年,才华横溢的他被上级领导看中,直接从永兴县委政研室上调到省监察厅。翻开他的人生档案,我们不难看到,从一个农村的砍柴娃成长为一名成果丰硕、广受赞誉的反腐理论专家,在这个凤凰涅磐的过程中,他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在他办公室和家里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他的妻子说,李一帆嗜书如命,完全是个“书呆子”,下班回了家百事不管,却书不离手。他深深的热爱着纪检监察这个职业。作为纪检监察工作者,人们也许常常会把关注、敬佩的目光投向处在办案一线的反腐战士,而理论研究者却注定要驻守寂寞寒窗,可他却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省纪委工作的17个年头里,李一帆一直在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土壤里辛勤耕耘。主编或者参与编写了10多部论文专集,发表反腐倡廉理论文章论文和调查报告200余篇。不少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瞭望》、《求是》等中央级权威报刊上,其中有30多篇还被《新华文摘》、《人民文摘》、《经济学文摘》等权威刊物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转载,不少学术观点被国内有关学术论著引用。2003年,他抓住“从严治党”这一重大课题开展研究,深入基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随后为领导整理起草了一万余字的理论文章。文章从加强制度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体现机制创新、惩治腐败等5个方面,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清晰途径和有效手段,观点新颖,论述深刻,视野宽阔。这篇文章发表后,先后有50多家国内外报刊、电视台、网站的转播转载,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获得了全国首届反腐倡廉高层论坛一等奖。2007年,他被抽调到中央纪委参与中央纪委向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起草,经过3个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中央纪委领导的肯定。他说,参与向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起草,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骄傲的一件事。17年来,他的研究课题几乎涵盖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翻开他各个时期所写的论文,简直就是一部反腐倡廉理论建设的历史。《中国反腐走势》、《党内监督的核心是民主》、《从严治政健全问责制度》、《商业贿赂专项治理要义》、《驱逐“公务消费”暗箱》、《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等一系列论文,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广阔天地。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多种专著在研究深度上延伸。2004年,他参与中央纪委为起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而开展的全面调研,在调研基础上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又参与编写了《防治腐败体系研究》的专著,这本专著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了,她是全国在惩防体系建设上的第一部理论专著。除此以外,他还组织编撰了《廉政机制建设理论与实践》、《治理商业贿赂对策研究》等理论专著,其中,《治理商业贿赂对策研究》是我国第一部治理商业贿赂的专著。他把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看作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呕心沥血,苦苦求索;他把探索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路子作为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孜孜追求,痴心不改。
李一帆同志是一个默尽职守、默默工作、默默奉献的好干部。在他看来,共产党员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称号,更是一种责任担当。他用忘我工作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心中那份神圣的责任。在他的心中,使命高于生命!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只要有重要的工作任务在手,他就吃不好睡不香,非要一鼓作气完成后他才能安下心来。因为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每年要完成大量的会议报告、领导讲话、政策文件、课题调研报告等文稿的起草,因而养成了挑灯夜战的习惯,经常是通宵达旦地伏案写作。因为熬夜,他养成了嗜烟的习惯,为了思路不断,他让烟也一根一根地燃烧不断,以至于他办公室的墙壁、窗帘甚至电话机都被熏得黄黄的。就这样,成年累月的熬夜,身体严重透支。熬出来的不仅是一篇篇的作品,还有一身的病痛,肝病、糖尿病,长期折磨着他,但他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默默地承受着。在他病逝前两个多月,领导感觉他瘦了,脸色不太好,多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说:“没事,可能最近熬了点夜,没太休息好,好好睡上一觉就好了。” 那个时候,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湖南作为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确定的全国预防腐败工作5个试点省之一,自己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和统筹者,到底要如何突破现有的思维框架,如何找准突破点来开展工作呢?他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于是一头扎进了书海里,全面了解当今国内外预防腐败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潜心研究我省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调研、思考,他从14个方面提出了开展预防腐败试点工作的意见,写进了省纪委文件,并得到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领导的充分肯定。而这个时候的他,眼圈黑了,身体更瘦了。他的妻子告诉我们,去年11月以后,李一帆感到自己体力越来越不支,脸色从苍白到蜡黄,浑身虚弱无力,从家里到办公室只有短短三四百米,他却要中途停下来歇好几次。有时候实在是走路都觉得困难了,只好要妻子把他送到办公室。妻子因此多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但他总是一句话:最近太忙了,实在抽不开身,忙过这一阵再说吧!就这样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12月6日,许云昭书记发现他脸色蜡黄,一再督促他去医院看病,并叮嘱室主任一定要督促他去,他这才去了医院。经过检查,他的肝硬化已经非常严重,出现黄疸,也有了腹水。医生二话没说,当场就给他开了住院通知书,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可当时,他手头正在起草一个准备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发的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文件,马上就要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病情而影响到工作。于是,他恳求医生:“我手头还有点事,等事情一办完我马上就来住院行不行?”医生听了非常生气,对他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要命,就算是普通农民碰上这病也会卖房卖地来保命的,你一个国家干部怎么这么傻?”尽管这样,医生最终还是没能拗过他,只好给他开了几瓶输液带回家,叮嘱他一定要尽快住院,否则很危险。就这样,他瞒着领导,把住院通知书默默地放进口袋,回到办公室,又一头扎进了文件的起草之中。直到2008年12月11日,在领导和家人的再三劝说和催促下,他才又去了医院。可这个时候,他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医院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书,立刻进行了手术,转入了重症病房。看到去看望他的同事们,他满脸歉疚,第一句话就问:那个文件上了常委会了吗?通过了吗?还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看着他那张消瘦蜡黄的脸,我们泪湿了双眼。谁也没有料到,这些话竟成了他留给我们最后的声音……李一帆以他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战士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
李一帆同志是一个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的好领导。他为人低调,作风朴实,一身正气。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省纪委研究室主任、监察综合室正处级副主任,从乡镇到省委大院,身份、地位几经变化,但对故交、对同事、对乡亲,他永远是那么谦和,那么坦诚。李一帆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的时候,负责干部培训工作。当时县里为改变干部文化水平低的问题,开办了几期中专班。有一次中专班进行毕业考试,有一名干部作弊,被正在监考的李一帆当场发现。按照考场纪律,李一帆没收了他的试卷。这名干部恼羞成怒,揪住李一帆大吵大闹,把他的衣服都撕破了。李一帆却不仅没有因为自己受了气、挨了打而生气,反而私下多次做这名干部的工作,向他说明道理,为他重考提供辅导,使他顺利通过了考试。因为这件事,这名干部对李一帆非常敬佩,并和李一帆成为了好朋友。李一帆担任县委政研室主任的时候,领导考虑到他工作繁忙,怕他受干扰,打算单独为他安排一间办公室。李一帆得知后推辞了。他的理由是:“和大家在一起办公,沟通方便,也好指导新同志。”于是一直到调离永兴,都是乐呵呵的和全室同志挤在一间坐了4个人的大办公室里。在省纪委监察厅工作的这些年,很多年轻的同志总喜欢把自己写的材料拿给他看,向他请教,他无论多忙,都会耐心指点,同时也会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文稿拿给年轻的同志看,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家乡的父老乡亲到家里做客,不熟悉城市的生活习惯,进门经常忘记换拖鞋,把家里弄得很脏,李一帆从不介意,有时聊到很晚,李一帆就留他们在家睡,房间不够,儿子不愿意和农村人挤着睡,李一帆就很严肃地批评儿子:“他们都是爸爸的乡亲,来了是客人,你爸爸也是农民的儿子,你要尊重他们!”李一帆非常节俭,时刻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吃穿用度上从不讲究。他吃得非常简单,工作忙起来有时就吃方便面;家里除了书还是书,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台电脑都是8、9年前买的快要报废的产品;身上换来换去就是那么几件茄克和T恤。可是,老家村里修路,他总是慷慨捐款;老家的敬老院,他只要回家一定带上礼物去看望老人。基层的同志来找他,他不仅耐心的指导工作,而且经常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心底无私,问心无愧”,这是李一帆常说的8个字,字字掷地有声。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非常疼爱弟弟妹妹。弟弟李一万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永兴县工作,曾任乡党委书记,2005年因干部调整,被调任县人大内司委主任。这一调整让他弟弟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有人劝李一帆:“你在省纪委工作多年,上上下下熟人多,怎么不帮弟弟弄个好职位?”但李一帆不理会这一套,而是耐心地做弟弟的工作,让他走出情绪低谷,重新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李一万终于被提拔为永兴县委常委。李一帆给弟弟贺喜的礼物就是一摞廉洁从政的书籍,还不忘提醒他:“权力大了,更要把握好自己”。李一帆很疼爱儿子,但因为工作忙,很少照顾儿子。儿子一旦考试没考好,他总是一边责怪儿子不努力,一边责怪自己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记得去年12月22日,那是他昏迷了7天再次醒来的日子,他看到守护在病床边的儿子,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说:“儿子,爸爸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你已经长大了,一定要坚强。以后要是做生意,一定要赚干干净净的钱;要是当官,就要当清清白白的官,不要当贪官。”儿子顿时痛哭流涕:是的,爸爸平时确实很少顾及自己,总是碗筷一放,就坐到书桌旁埋首写作。放假了,别人的爸爸都带孩子出去旅游,自己的爸爸却在办公室加班;高考了,别人的爸爸都在陪孩子搞学习,自己的爸爸却在外地搞调研……尽管如此,可儿子终究还是知道,在爸爸的内心深处,藏着对妈妈、对爷爷奶奶、对自己最深沉的爱!
2008年12月26日清晨,在李一帆同志的生命即将走向最后的时刻,当他相濡以沫20多年的妻子和亲人坐在他的病床前,呼唤着他,渴望着他再睁开眼睛看他们最后一眼,说上一句的时候,他已经无力说出对他们抱歉、嘱咐的话语,只能用人世间最真挚的心灵感应与他们默默对话、依依惜别……。就这样,李一帆同志走完了他简单、干净的人生历程,虽然突然、虽然匆忙,但他走得是那样的坦诚,那样的光明磊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一帆同志只活了48岁。他的人生历程尽管短暂,但他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他是一片不落的风帆!
当前,我们纪检监察系统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这个时候,我们缅怀李一帆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爱岗敬业、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刻苦钻研、永不懈怠的求索精神;学习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无情天亦荒”。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像李一帆同志那样,孜孜不倦地追求,无怨无悔地工作,清清白白地做人,无私无畏地奋斗,为党的崇高事业作出毕生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