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聚焦

三湘风纪网:湘阴县干部“好状态”催生发展“新常态”

——湘阴县落实市委“三个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纪略

今年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居全市各县市之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三大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居六县市(区)第一;新型工业化前三季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下半年综治民调排名跃居全省16位,创历史最好成绩;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湘阴“城市客厅”——东湖生态公园精彩呈现,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创业等经验全省推介……

难得的局面、喜人的变化,正是湘阴县落实岳阳市委“三个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所收获的硕果。

在全县党政负责干部会上,湘阴县委书记黎作凤掷地有声:“认真落实市委‘三个办法’,树牢‘五个看重’的用人导向,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真正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奔头,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挨板子,以干部‘好状态’催生发展‘新常态’!”

今年以来,湘阴县以落实市委“三个办法”为契机,建设廉洁高效务实干部队伍为抓手,动真格、出实招,干部纷纷扑下身子抓工作落实,处处呈现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为湘阴飞速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一个考核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在今年湘阴的一次干部调整中,传出一个让实干型干部提神鼓劲的消息:石塘乡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因工作业绩突出,全部得到重用。他们能脱颖而出,和湘阴县实施的干部年度量化考核有关。湘阴创新干部考核机制,采取“四评四查四看”和“联村走访考评”等方式,对全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实行分类分线排名,并将结果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

“以前干部提拔基本靠‘等’,现在主要靠‘干’。能不能提拔、什么时候提拔,主动权掌握在干部自己手上,真正点燃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说起干部状态的转变,湘阴县委副书记闵秀明一脸兴奋。

湘阴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风向标”作用,把“五个看重”贯穿于选人用人全过程,逐步形成“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好用人环境,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干部竞相在岳阳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作贡献。“选用干部不‘拼爹’,不凭关系,靠实绩说话,以实干论英雄,我们心服口服。”在乡镇工作多年的南湖洲镇干部薛辉深受鼓舞。

一组关爱措施温暖基层干部

在日前湘阴县新泉镇召开的三季度工作讲评会上,镇干部袁术光被评为季度“岗位明星”,按镇绩效奖惩制度,他领到了“一等绩效奖金”1500元。“这既是对我前段工作的肯定,更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基层干部的关心。”袁术光兴奋地说,“我们把工作搞好了,不仅政治上有奔头,经济待遇上也不会吃亏。”

湘阴坚持对基层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县财政每年按人均2000元标准设立乡镇干部绩效奖、每年安排200万元干部培训专项资金,每年组织干部进行健康体检,鼓励干部挂职交流,积极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同时开展“十佳领导班子”、“十佳公仆”、“十佳岗位服务明星”、“十佳基层党组织”、“十佳村(社区)书记”评选活动,对先进单位和个人重奖,形成了“支持基层工作、关心一线干部”的常态机制。“县委、县政府这么重视基层、关心基层干部,我们付出再多也愿意,工作再辛苦也值。”对于湘阴出台的一组关爱措施,基层干部感到无比温暖。

一份“负面清单”匡正党风政风

今年,一份关于原砂石办个别工作人员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的举报信寄到了湘阴县纪委。县纪委对举报线索进行深入查办,原砂石办肖某某、易某某等5人被立案调查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在当地干部群众中起到很大的震慑警示作用。

湘阴在作风建设中以惩处促规范,扎紧“笼子”,关住“四风”,念好“紧箍咒”,先后在全国首创建立县直单位指纹考勤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整治大操大办工作,创建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监督网,启动干部“走读”专项整治……特别是今年,县委制定了一份“负面清单”,详细界定了党员干部44种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作风不实的行为和31种问责情形、20种不胜任现职的表现,让全县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线。

“要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对‘四风’顽疾露头就打、反弹就查,真正促使干部不敢懈怠、不敢渎职、不敢失责,让‘为官有为’成为新常态。”湘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建民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今年来,湘阴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20余次,查处违反作风建设典型问题31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人、组织处理23人,公开通报了10起典型案件。

一套激励办法激活“一池春水”

“我被安排到征地拆迁小组,几乎每天都到群众家里做政策解释等工作。与以前坐办公室相比,更具挑战性,更有成就感。”在湘阴县金龙镇已挂职两年的县招商局干部黄景说。今年,湘阴从县直单位选派30名干部到乡镇挂职,抽调96名干部参与重点项目帮促,绝大部分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干得风生水起。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彭方建介绍,今年,该县决定在县直单位中择优选派优秀干部到项目乡镇、工业园区挂职帮扶,报名人数近200人。目前,湘阴共有400多名县直机关干部在乡镇和园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一线联手帮促帮扶,为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00多个,一大批青年干部通过基层实践,逐步崭露头角。

干部的“好状态”,催生出湘阴发展的“新常态”。县委副书记、县长尹培国称:“实战锻炼和多层面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成为干部激情创业的有力推手,为湘阴在岳阳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争当示范提供了坚强可靠的队伍保障。”(易和平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