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两项党内法规。其中,《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字字珠玑、提纲挈领,凸显了当今形势下党员干部真善美的评价标准,同时,也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崇德尚廉的社会正能量提供了方向指引。
“崇德”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的德行。“崇德”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中国历代圣贤与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所在。老子《道德经》中有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德”在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过程中从来都是首要推崇的,是古今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尚廉”,是指推崇有节操、不苟取,不贪污的行为。“贪”在历朝历代都为老百姓所憎恶,也是吏治中的一大顽疾,更是我共产党人眼里所不能容忍的沙子。“廉”既是对人的行为及道德修养的高要求,更是党员干部为官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共产党人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然而,我们也不回避一段时期内,在我们的党员干部内出现了骄奢腐败频发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在道德滑坡和价值观缺失的过程中,行为没有底线,干出一些违反党纪国法的缺德事、荒唐事。腐败犹如毁千里之堤的蚁穴,如果不及时制止,可能会危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这座大堤。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和廉政状况,关系着民心的向背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只有共产党员带头廉洁从政,才能形成好的党风政风,才能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的道德风尚。这将对社会风气产生强烈的辐射、示范和导向作用,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纪委及各级地方纪委狠抓狠管,“打虎”、“拍蝇”、“治四风”等一系列的动作、空前的力度从严管党治党,取得了明显成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源头治理就是要规范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行为,要用高尚的道德操守、务实清廉的信仰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
新《准则》的出台进一步为党员干部明确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树立了新时期下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的新高度。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廉洁自律的职业操守是共产党人一贯的追求,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营造一个廉洁政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与良好的社会风气、价值取向是我辈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光荣使命。
从焦裕禄、杨善洲、郑培民这些先锋楷模的身上,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员干部“务实、清廉、为民”的崇高道德准则。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党员干部都应坚守崇高的道德情操,永葆“崇德尚廉、服务人民”这条“生命线”。用高尚的道德操守、务实清廉的信仰,崇德尚廉永葆我共产党人的真本色。(岳阳楼区纪委许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