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市长龚卫国因涉嫌吸毒,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其临湘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职务也先后被免。又一起官员吸毒事件刺痛我们的内心,近几年来官员涉毒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本应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公务人员却沦为众人唾弃的“瘾君子”,是个人价值观动摇还是道德滑坡?是交友不慎还是监管不力?这些都引发我们对公职人员涉毒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从龚卫国涉嫌吸毒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他是被动吸毒,还是主动吸毒,都是因为他自己已经中“毒”。试想,一个人自身已经中“毒”,他还怎么经得住金钱、利益、权力、享乐等等的诱惑,即使不染上毒品,也早晚会被“毒友”拉下其他腐败的“毒水”。在以往的官员涉毒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涉毒官员最初因工作需要经常与社会人员打交道,然后从吃吃喝喝到成为朋友关系,再到一起唱歌跳舞,最后发展成一起吸毒;有的涉毒官员养二奶、找情妇、甚至是去嫖娼,春心荡漾时哪里还记得什么道德与法纪意识,在放纵自我的过程中逐渐滑坡,染上毒品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尤其是新兴毒品的泛滥,加上官员缺位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纪意识,官员的自制力在摇摆不定中被击个粉碎,毒品在侵蚀官员的过程中几乎成了通过不设防的地带。
官员吸毒伴生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现象。官员吸毒表明其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人生观、价值观等偏离了正常轨道。这样一个错位了基本观念的官员,本身就容易出现生活腐化、嫖娼淫乱等行为。其次,要靠官员的正常工资支撑其开支不菲的吸毒行为较为困难,一些官员为筹毒资由此走上了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
监管的缺失也导致涉毒官员在以往的查处不及时,有的涉毒官员已经病入膏肓、烂掉了树根才被发现、被拔掉。官员吸毒隐蔽性要更高,特别是吸毒的场所,非常隐蔽。公职人员被查出后还抱有侥幸心理,想通过一些渠道来逃避处罚。官员是否吸毒此前也无相关的日常监管措施,完全由公安机关查处必然会导致监管的缺位。
近期,我们庆幸的看到党员干部涉毒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党政机关的关注与重视,关于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吸毒行为的处理办法在各地相继出台,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很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比如在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每年度的体检与公务员入职和提拔时增设尿样毒品成分检测项目,涉毒人员一律不得录用更不得提拔,凡经公安机关认定为吸毒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于而采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多次使用两类以上毒品等吸毒情节严重者,可直接开除。这些有力的监管措施,必将让那些涉毒的党员、国家工作人员无所遁形,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党员干部无“毒”才是真丈夫。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国家公职人员是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主体。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绝不能接受也绝不容忍这个群体中出现“瘾君子”。(岳阳楼区纪委纪检监察一室:许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