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聚焦

三湘廉评:乡镇区划调整不要“调完了干部整丢了资产”

近来,乡镇区划调整成为舆论和社会的高频词,“人往哪里去”自然是关注的焦点,然而“资产哪里流”也不应是视野的盲区。

乡镇区划调整,一些乡镇将被撤销并入其他乡镇。当下,要特别警惕乡镇区划国有资产的处置问题,要避免在推进区划调整中,乡镇国有资产或不明不白地贱卖,或无影无踪地流失。这方面,应是前车可鉴,覆辙不容。

要警惕“乱中取利”的投机心态,有警钟早敲。乡镇区划调整,涉及到一些乡镇部职工的整体性安置。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纷繁复杂。眼下,社会上最关心的是干部职工何去何从的进退流转问题。不难想象,一些“有心人”可能早就打起了小九九,想在众人“手忙脚乱”的环境中“上下其手”,试图染指国有资产这块“唐僧肉”。这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提前介入,在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工作中,为国有资产处置再划一条“高压线”,再上一道“紧箍咒”,表明态度,严明纪律,堵住非分之想,断绝不良之念。

要警惕“神鬼不知”的晦暗心态,有阳光透射。可能现在有人在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心思,以“黑箱操作”攫取乡镇国有资产。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国有资产的去向一旦无私有弊,疑窦丛生,定会成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社会热点,况且国有资产大多是“露天盘子”,藏不了掖不着的,只有放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处置,接受群众检验,授受社会监督,那些歪主意就会知难而退,退避三舍。

要警惕“散伙走人”的放任心态,有历史责任。乡镇区划调整中,可能有些乡镇主要负责人,认为队伍要全散了,人也要走了,只要自己乡镇的干部得到了安置,人员安排好了,就万事大吉,怎么处置资产,怎么防止资产流失,不会太上心太在意。然而,我们要想想,这些乡镇的国有资产,凝聚了干群多少心血汗水,耗费了财政多少真金白银。我们有什么理由放任自流,贱卖流失!一句话,就是用,也要物尽其用,各得其所;卖,也要卖得公平,卖个好价。对此,乡镇负责干部要有历史责任,守土应尽责,留守也要尽责。

乡镇区划调整,不能成为滋生苍蝇的腐败温床,在这方面,一定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作者:岳阳县政协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