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有哪些集体资产和资金?”“具体是如何管理使用的?”近日,平江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问题“回头看”时,发现某村存在违规占用村集体资金的问题。
经查,该村党支部委员钟某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挪用村垃圾清理费2万元用于个人开支,造成村集体资金流失。最终,钟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将其违规占用的村集体资金全部上交至村级账户。
市八届纪委五次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在深化整治群众身边风腐问题上持续发力。
去年以来,平江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职能部门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通过座谈走访、台账核验、现场勘查等方式,对全县24个重点农业村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共发现财务管理、项目实施、资产处置等方面的问题142个,并对典型案例村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建立“问题整改销号”机制,确保所有问题逐一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针对排查出的共性问题,我们督促职能部门堵漏洞、补短板,修订《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明晰资产登记、处置流程等,并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覆盖县乡村干部3800人次,有效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平江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平江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深化片组联动监督机制,加大对“三资”管理过程中坐支、挪用、违反程序等问题的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专项整治以来,全县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共查办案件159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0人,追缴资金108万余元。
“农村‘三资’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必须管好用好。”平江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探索“大数据+监督”模式,推动监管从“人防”向“技防”升级,不断织密织牢监督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