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是国际反腐败日。反腐败无疑是近期最热的话题之一。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借力中央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我国反腐败工作正在全面提速,尤其是日渐兴起的网络反腐,一经爆料,立即调查,及时公开,引人关注。速度、力度、透明度,这一系列的新气象显示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鼓舞了民众,也聚积了民意。
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
今年来,按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面完成了内设机构调整。调整后,纪检监察室从2个增加到6个,16个职能部室中直接从事执纪监督的部室达到11个,直接从事执纪监督的人员编制51个,占委局编制总数的63.75%。市纪委监察局原来牵头或参与的各类议事协调机构194个,今年取消或不再参与议事协调机构180个,保留或参与14个。同时,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兼职清理工作,明确纪检监察干部退出各类指挥部、领导小组等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将工作力量全部集中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心任务上来。
狠抓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
我市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专项督查工作,抓住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全市性作风督查。强力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市县乡三级所有独立核算单位,公务卡占授权比例支付达到了57.2%。运用好北斗卫星公车监控系统,实行精准监管,进行定点抽查,查处违反公车管理规定的人员163人次。根据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安排,突出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坚持立行立改,狠刹歪风陋习,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加强教育监督促进廉洁从政
认真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年”活动,编印了《十八大以来关于改进作风、反对“四风”禁令汇编》共5000多册,发放给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从市委常委会开始,在全市各地各部门单位分批分层次对禁令进行解读。坚持开展“清正在心”系列教育活动,按照“每季一次活动、每次一个主题”的要求,先后4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等主题,针对全市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廉政教育。市纪委早在今年年初就下发了成立“岳阳市廉政账户”的相关通知,我市专门设立廉政账号“5910”,重在治理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者礼品等不正之风。廉政账号“5910”寓意“我就要廉”。我市市本级廉政账户存款数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第三。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防止了“带病文件”的出台。
反腐败工作进入互联网时代
2014年11月24日,岳阳市纪委、市监察局门户网站“巴陵风纪”http://blfj.yueyang.gov.cn改版升级、全新上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网页最上方的12个字彰显网站的朴实严肃。
市纪委、市监察局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心任务,积极运用互联网,重视民意、善待民意,体现更加开明、开放的思路和姿态,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舆论支持和宣传服务,标志着岳阳反腐进入互联网时代。
记者打开网站首页看到,网站显眼处设置了网络举报板块,网友点击“网上举报”,就能方便、安全地举报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举报内容直接导入信访举报系统,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点击“举报指南”就能清楚地获知举报的程序,点击“举报查询”,输入举报编号,就能查询到举报的办理和回复情况。网站还开设了“反‘四风’曝光台”,及时公布全市各地各单位查处的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典型案件,及时刊载三湘风纪网“三湘民声”专栏中涉及岳阳的曝光事项,跟踪促改,回应关切;设立“公示公告”栏目,及时公开本单位及全市各级各部门群众关注度高的主要事项,促进党务、政务、事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门户网站改版是岳阳市纪检监察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重要举措,市纪委将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狠刮反腐风市民拍手称赞
节日前后是走亲访友、礼品馈赠的“高峰期”。一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或非法利益的人,往往借此机会向领导干部送礼行贿。这种以人情往来的名义发生的行贿者与受贿者“一对一”的关系,私密性很强,受贿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接受。因此,节日期间就成为权钱交易的“高发期”,而对领导干部来说,也是犯错误的“高危期”。市民张成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逢年过节送礼的风气已经大有好转,作为基层干部,他深刻认识到,事业要靠实干,不是靠送礼送出来的。送礼非长久之计,终会害人害己。只有把心思放在干事业、谋发展上,以踏踏实实的工作赢得上级认可,靠扎扎实实的业绩获得发展资源,才能站得正、走得远。
不少领导干部也纷纷表示,一个人收受了礼金和礼品之后,给人家办事也好,不办事也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东窗事发”,总是惶惶不可终日。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洁身自好,就真正能够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轻轻松松生活。
市纪委负责人呼吁,各级领导干部要打消“礼尚往来”的念头,绷紧拒腐防变的思想之弦。对于存在的问题,做到绝不迁就,不袒护。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整治干部的“慵懒散”问题,消除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促使干部作风整体转变,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什么是国际反腐败日
12月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日。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会呼吁世界各国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倡导“帮助消除腐败是每个人应尽职责”的理念。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年12月9日至11日,联合国在墨西哥梅里达举行国际反腐败高级别会议,正式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此后,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确立为国际反腐败日,以纪念公约的签署和唤起国际社会对腐败问题的重视与关注。
2005年12月14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正式生效,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为世界性的反腐败斗争以及国际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与保证。目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140个签署国、168个缔约方。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10月27日审议并批准了该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