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加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班上,傅奎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着感情和责任干好信访工作。但一些官员对待访民不仅麻木不仁,甚至冷酷无情,有时甚至采取极端手段。比如,视上访者为刁民、闹事者、添乱者、不安定因素或麻烦制造者,反而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使小事变大。
事实上,民众为何上访?除了极少数人闹访、无理取闹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自身利益确实受到了伤害。俗话说,民意不可违,民本不可丢。党员干部来自于群众,就必须服务于群众。群众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冤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理当心平气和地倾听呼声,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于那些将“有本事你告去,看你们能闹翻天”成天挂在嘴上的信访干部或党政官员,实际上是丢了党性,忘了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对待信访群众,首先要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信访群众大多都是遭受了不公待遇,心理委屈无处诉说,耐心听其讲出委屈和心理话,能极大的排解信访人心中的郁闷,并能准确把握、全面了解信访人的诉求,对于妥善解决信访事项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人员要耐心地做好信访人的劝解安慰工作。
其次应该保持一颗公正心态。处理信访事项必须“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不徇私情。对于信访举报,需认真对待,查清事实真相,尽快尽早给予回复,让群众真正心服口服,息访罢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众是国家的基石,惟有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国家才能安宁。我相信,党员干部只要抱着为民服务宗旨,正确对待访民,积极解决访民的问题,基层群众信访工作将会做得更加出色!
(君山区纪委宣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