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句至理警言人人都懂,可现实中就有一些大小官员目无法纪、铤而走险。近日,一个厅官敛财1.5亿元的典型案例公布后,再次引发公众热议。
媒体的报道说,前不久,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检察院提起公诉,通辽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乌兰察布市原市委常委、集宁区委原书记(副厅级)杨国文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300万元。据办案人员统计,杨国文在十多年时间里,利用职权聚敛不义之财,涉案总金额1.5亿元。为藏匿这些钱,他绞尽脑汁,连废弃水箱、装煤库房,甚至鸡窝都不放过。
“木必先腐,而后虫生。”同一个个落马的贪官一样,杨国文从政之初,尚能保持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在利益诱惑面前也曾不为所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位越来越高,找上门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此时坚守底线被看成了不近人情。用他的话说:“感觉当时是拒绝不了了,刚开始人家送30万元,我只收一两万元,到后来越来越不能拒绝……”似乎,“不好拒绝”成为杨国文一次次的“遮羞布”。
果真如此吗?也许事到如今,他后悔了。后悔不该因“不好拒绝”,把聚敛不义之财当作“遮羞布”。但他忘记了一点,“遮羞布”遮得了一时,遮挡不了一世。最后终因见钱眼开,为钱而害,不仅自己锒铛入狱,还毁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难怪他的妻子张某痛哭流涕地说:“收受那么多财物有什么用,花又不敢花,用也不敢用,只不过是当了一个临时保管员。”而在被绳之以法的贪官中,有多少这样的妻子扮演着“临时保管员”的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杨国文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本该用手中的权力为民服务,却沦落到这步田地。梳理杨国文的违法犯罪事实,他之所以成为政治上的“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根本的原因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而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因为思想上的“总闸门”一旦失守,必然会酿成可怕的后果。
杨国文这一典型案例再次警醒我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这种不动摇,不是坚守一阵子,而要坚守一辈子。在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对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确保执法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只有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廉洁纪律要求,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才能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围猎”,也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华容县纪委监委严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