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不担当不作为的“混日子”暗流。比如,有的干部“磨道拉车”,出工不出力;有的干部进入体制内自称“只图面子不求里子”,就要个公务员身份“镀镀金”,不贪不占也不干……看似“无私无求”,实则败坏风气、贻误事业发展,为害不浅。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基层干部带领广大群众铆足劲加油干。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混日子”现象,是一小部分人身上的毛病,但也不能对其纵容放任。否则,一旦任其泛滥,这些不良作风不仅会侵蚀干部队伍,而且危害甚大,消磨斗志、贻误工作、败坏形象,进而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大量的工作在基层,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基层干部“混日子”心态必须对症下药施治。一是需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让基层干部队伍干事有动力,让基层干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关爱基层干部,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待遇,更应注重他们的政治待遇,以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需要严而有效的问责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干部问责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唯有对那些找不准位置、挑不起担子,出工不出力、尸位素餐的干部,严厉追责问责,才能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三是需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职业素养教育,构建职业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不容缺失,而这也是始终强化干部宗旨观念的必要手段。
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打交道最多,干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必须摒弃“混日子”的心态,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进程中,更应不断增强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华容县纪委监委严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