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廉评

让佳节“廉”味沁入心脾

中秋佳节是走亲访友、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也是崇尚传统、礼尚往来的好时节。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上素来提倡社会成员在佳节之际相互走动、彼此馈遗,这是一种交际手段,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种人情往来如果牵涉到公职人员,就很容易被滥用,以私人感情掩饰灰色交易,让好好的节日在悄然无息中演变为腐蚀党风民风的“劫点”。

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是每一名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行为准绳。那么,怎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让“廉”字入心入脑呢?

时刻不忘抓学习,以坚定的信念严修从政之德。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马克思说:“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美德。”做人要有道德修养,做事要有职业道德素养,而对于公职人员为官执法要两者兼而有之。作为公职人员,学习是首要任务。许多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思想上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要时刻握好“方向盘”,就必须静心学政策、学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坚信只有学习才能筑牢信仰底色,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提升驾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始终抱着如履薄冰的态度慎行、慎言,抱着对手中权力敬畏的态度,才能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品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时刻不忘敲警钟,以坚强的定力严守清廉底线。佳节,应守住的是“节”,该有的是“洁”,而不是“劫”。习近平总书记说:“改进作风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用问题倒逼抓,不是喊喊口号就过去了。”要常思“严”之益,常念“纵”之害,许多警示教育片中活生生的例子说明,越是节日临近,改作风越不能松劲,必须警钟常鸣,面对社会生活中种种诱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真正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主动系好廉洁过节的“安全带”,这不仅只是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也是对传统佳节的尊重与回归,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时刻不忘树形象,以坚实的作风永葆党员本色。党员干部是社会风向标,对社会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无论哪一级的党员干部,都要做带头之人,领风气之先,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以“小”为警,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坚守纪律底线,绷紧自律之弦,将一切“侥幸心”“微腐败”扼杀在摇篮里,绝不让“四风” 问题反弹回潮。必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事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只有一日三省保持头脑清醒,才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真正做到清清白白育人,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当佳节“廉”味沁入心脾、渗入骨髓,成为时代的社会风尚、民族美好情怀时,才能心情舒畅的过一个和谐团圆的佳节。(临湘市教育体育局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