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廉评

领导干部家风绝非个人私事

《孟子•离娄上》讲:“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想更好地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首先要把“家”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也专门新增了“家风建设”一条:“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可见,我们党把家风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家风坏,腐败现。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例看,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领导干部走向贪污腐败的重要原因,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后院”失火,理想信念才被迷失,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领导干部的家人利用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搞寻租的问题,既引起了群众的愤怒和反感,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比如,刘铁男职位越高,儿子刘德成贪得就越多,在23岁到25岁的时候,就已经累积财产达千万元;苏荣一人当官,全家十余人涉案,他曾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诸如此类因家风败坏导致的腐败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仲勋传》有这样一段记述:一次,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对孩子们说:“家中的小事不能影响工作。”习仲勋听到后却严厉地说:“大事也不能影响工作!”一名党员干部平时作风如何,家风是一面镜子,是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还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是以权谋私,还是权为民用?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焦裕禄在其子看了一次白戏后,不仅严厉批评了他,补了票,还立了规矩,制定了《干部十不准》,严禁干部及其子女搞特殊。焦裕禄的家风正是源于他清正廉洁、不搞特殊化的品质,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传承,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了标杆。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重视家风建设,就是没有认清权与利的关系,没有弄清“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只顾一己之私,只谋一家之利,把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忘了国家和人民的集体利益,不仅自己滥用职权,还纵容亲属借助自己的权力和影响谋取不当利益,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旨,最终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礼记•大学》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自家小事、私事,它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风政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廉洁自律、廉洁修身的同时,也要管好“身边人”,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用优良家风护好“小家”,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贡献力量。(平江县纪委监委 吴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