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讲党课贵在以心交心

心心相印,心诚则灵。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的党课“一座难求”。徐川的成功实践表明:党课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艺术,绝不是枯燥无物的空洞理论,绝不是某些人眼中的“洗脑工具”。把党课讲“活”了,听众头顶便是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把党课讲“呆”了,场面必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党课是一种精神食粮。它澄清是非、明确立场,它春风化雨、滋养人心,它给你信仰、给民族希望、给国家力量,它使大家认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时代发展到今天,信息浩如烟海、思想灿若星空,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更加激烈。谁能站在思想引导的制高点,谁就占领了凝聚“人心”的主阵地。谁拥有“人心”,谁便拥有“天下”。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地纷纷把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作为一项“规定动作”,这是立根固本之举。在笔者看来,讲党课不仅仅是党员领导的义务,更是每一位普通党员应备之能力、应尽之责任。

然而,讲好一节党课着实不易。因为,这不仅仅由理论水平、知识层次、生活阅历决定,更要看你的“心境”。其实,细究徐川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他和学生以心交心、坦诚相待,敢于打破传统的说教,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真人、真事、真感受感染了学生。

那么,如何讲好党课呢?

讲党课就要把自己摆进去,带点“人情味”。自己都没有吃透,哪能给别人讲透?自己都没有说服自己,哪能说服别人?自己都不信,哪能让别人相信?自己都没有“被感动”,哪能让别人感动?不管谁讲党课,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形式讲党课,地位是平等的、姿态是平和的,都要把自己摆进去,与听课者融为一体。

讲党课就要接地气,带点“泥土味”。用大家的话,讲大家听得懂的故事。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所有普通党员打成一片,使党课内容真实、亲善、生动、感人,使党课形式新颖、灵活、实用。在课堂上,找到思想与灵魂的最大公约数,由求同存异到凝聚共识,由质疑思考到观念共鸣。授课者若根植大地、娓娓道来,言情沁人心脾、状物姿态横生、说理严谨透彻、议论豁人耳目,怎能不令听课者满鼻芬芳、茅塞顿开?

讲党课就要打好基础、精心准备,带点“汗水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决不能把党课当成一节普通的“知识传授课”,抱着完任务的态度去讲,而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带着感情、责任、先进思想、明确目的而来。因此,必须艰辛耕耘,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付出汗水、收获果实。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细品那些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党课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授课者“心境”达到了一定高度:把学生当自己,把党员需要的角度换成自己的角度,入脑入心、渐臻化境,学而易懂、做而实用。讲党课唯有以心交心,方能心心相印、心诚则灵,方能激活党员思想教育的一池春水。